即墨爱心人士孙妮娜生前热衷做公益,逝后捐献眼角膜
2019-07-18 16:47:00系统
孙妮娜,润泽公益团队原副队长兼善款监理,因脑溢血加心梗于7月4日晚去世。亲属遵照其生前遗愿,捐献其眼角膜。生前做了无数善事的她,在离世后,奉献出自己的最后一份爱心。
孙妮娜生前参加公益活动
“因为忘我,所以坚韧。因为敬畏,所以虔诚。在信仰的道路上,让公益成为润泽家人心之所在。在公益的道路上,为信仰找到恰如其分的依归……”
孙妮娜离世后,女儿莎莎打开母亲的保险柜,一张有些褶皱的A4纸与众多重要物件摆放在一起,格外显眼,上面是母亲手写的公益感悟。
与他人联合组建润泽公益团队
2013年,孙妮娜丈夫离世后,她的生活一度消极倦怠。2014年,她加入公益组织,参加公益活动,找到了心灵的寄托。
仲守君,2012年因勇救落水妇女,被评为即墨“身边好人”。无论救人前还是救人后,他一直默默参与公益活动。
两个志同道合的人因公益相识,一拍即合———组织成立润泽公益团队。仲守君任队长,孙妮娜任副队长兼善款监理。“团队现有近200名队员,每月每人捐出至少30元善款,团队走访2-3户困难家庭。”仲守君介绍,帮扶对象涉及贫困儿童、重病患者、遭遇重大突发变故的家庭等。每次活动,团队都会安排志愿者上门考察求证,确保被帮扶人家庭确属困难。
队员捐款、帮扶支出……孙妮娜记录的账目清清楚楚,不落一个人,不掉一笔钱。莎莎说:“我妈一忙就忘记吃降压药,但永远忘不了记账。”这一点亦得到了孙妮娜男朋友栾民的证实。企业退休身份的她,每月退休金大概在2000元左右,但是有一半都被她捐了出去。
“个人生活很艰苦,女性追求的化妆品、奢侈品她很少拥有,大部分钱都用来做公益了。”栾民说。
“妈妈对物质几乎是无欲无求,车开了十几年了,抛开车辆的费用,生活开支很小,剩下都做好事了。”莎莎说。
把公益当事业干
“我付出我快乐”,“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这是孙妮娜的口头禅。
去年9月,得知一位女孩因先天性基因缺陷,患上了面部关节炎。20岁,正是花一样的年纪,却只能吃流食。这种病可以治愈,但却需要十几万元的治疗费用。这个数字,对其务农的父母来讲,是一笔不能承担的巨额开支。孙妮娜四处奔波,不仅动员润泽公益队员捐款,还联系即墨各公益组织、爱心团体,在大家的努力下,仅用一周时间,便筹集到二十万元善款。女孩目前在上海接受治疗。
“她真是把公益当事业来干的。”团队秘书长江永金对孙妮娜这样评价。
栾民是一名交警,一次执勤处理过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轿车撞倒一位小朋友,并拖行十余米。肇事者是一名离异且带着孩子的女士,车辆只有交强险,女司机先行垫付2000元钱后,再也拿不出钱来了。而孩子的父母在青打工,生活也十分困难。栾民颇为无奈,向孙妮娜述说了这件事。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来到润泽公益团队会议室找我,跟我说了情况,我们立即召开理事会,发动捐款12000元,并于次日送到孩子父母手中。”时至今日,仲守君依旧记得孙妮娜风风火火赶来找他商量事情的场景。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只要孙妮娜知道确实有人需要帮助,她总会尽其所能提供帮助。
在她的感染带动下,栾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参加公益活动。
生命中被置顶的“润泽公益”
2018年4月,孙妮娜当了外婆,有了一对可爱的龙凤胎外孙。高兴之余,她并没有放缓做公益的脚步。就像在其微信里,润泽公益和莎莎是被置顶的。
“有时又心疼又生气。我妈有高血压,心脏也不太好,经常头晕。”莎莎没少担心母亲的身体:“实在没招了,有时候打电话骗她‘看不了孩子了,过来帮忙一下’,我就是想让她休息一下,不要那么累,结果她来了也老戴个老花镜,看记账本子,反复对照,就怕记错账。”
6月20日,孙妮娜55周岁生日,但是她并没有过。因为6月23日,她要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
6月28日,她本要代表润泽公益到威海,参加社会活动考察学习,却失联了。
“我怕她迟到,六点四十便和她联系,怎么也联系不上了。”仲守君电话、微信联系了二十多次,始终无回应。越想越不对,扔下客户,跑到孙妮娜家里,敲门亦无人回应,与还在值夜班未归的栾民联系后,俩人找来了开锁师傅。
“她坐在沙发上,上身趴在桌子上,人还有意识,还可以说话,但是手机就在旁边,无法求救。”仲守君回忆。
“我妈生前看到那些有先天性疾病或者残疾人士,就会跟我说‘等我走了,什么器官有用就捐出什么’。”悲痛之余,莎莎遵照孙妮娜生前遗愿,为她捐献了眼角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