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角膜移植守护姐妹“光明” 青岛眼科医院明确诊断并精准治疗家族遗传角膜疾病

2024-06-18 08:51:11办公室

近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为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姐妹俩完成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成功挽救了两人的视力。

据介绍,61岁的于女士和55岁的妹妹都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的农民,因为罹患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这种家族遗传病,姐妹俩从年轻时就已经出现双眼视力下降。除了姐妹俩,家中父亲、姑姑、哥哥、弟弟以及于女士的一个女儿均罹患此病。专家介绍,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会导致患者双眼对称性角膜基质出现格子状混浊,对视力损害较重,且具有家族遗传性,一般患者在青少年时期就会发病,逐渐加重,角膜移植是挽救晚期患者视力的主要治疗方案。

于女士是家族中较早发病的,她在18年前就因为角膜上皮损伤基础上突发溃疡几近失明,在外地接受了角膜移植手术,但当时并没有明确角膜溃疡的原因。近期她双眼视力再次下降,仅能看到眼前手动。她的妹妹此时也已发病,双眼视力断崖式下降,已经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6月初,于女士慕名来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求医。谢立信院士迅速明确诊断于女士所患遗传病,建议进行角膜移植手术治疗。

幸运的是青岛眼科医院红十字眼库角膜供体材料充足,经过完善的手术准备,角膜科主任董燕玲在同一天为于女士姐妹二人分别实施了左眼和右眼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眼科专家介绍,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相比传统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排斥率更低,安全性更高,但对主刀医生的技术要求也更高。医生需要完全剥除患者角膜基质层组织,暴露并完整保留患者的后弹力膜和内皮层,然后将处理好的供体角膜对位缝合其上。一般来说,人的角膜厚度只有0.5毫米,角膜内皮和后弹力膜厚度仅有十几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的五分之一,手术难度堪比在眼球上“绣花”。

记者了解到,手术后姐妹俩眼部恢复状况良好,术后第二天视力均恢复到了0.3左右。医院还安排姐妹俩接受了遗传基因检测,进一步明确该家族遗传病的基因定位,以利于后代优生优育。谢立信院士提醒于女士的其他兄弟姐妹定期检查视力,实现疾病的早诊早治。

于女士术前与术后第一天照片对比

于女士妹妹术前与术后第一天照片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