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劈核器miLOOP助力“黑内障”患者寻回久违的光明……
2024-03-12 08:52:58办公室
姚某家住在济宁偏远的农村地区。30年前,他左眼失明,右眼也存在明显的发育异常,30年前曾于上海某医院行右眼眼底手术治疗,术后视力一直欠佳,仅能勉强照顾自己,近年来右眼视力下降严重,连最基本的吃饭、行走都需要家人的帮助。
为了不拖累家人,保障最基本的生活自理,他曾四处奔波求医,但均被告知病情复杂,无法手术。不久前,听说隔壁村与之情况相似的一名老人在青岛眼科医院治好了眼睛,怀揣着紧张期待的心情,他赶紧和家人收拾好行李,驱车前往青岛。
经过门诊检查,白内障科主任代云海发现姚某右眼白内障已处于过熟期,呈棕黑色,且核硬度V级以上,如不及时治疗将面临彻底失明的风险;而且右眼还伴有先天性小角膜、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等先天眼部发育异常问题,同时30年前还做过玻璃体切除以及眼底手术,具体眼内情况不明,这更给手术的进行带来了极大的风险。考虑到患者左眼已失明多年,保存右眼视功能对其生活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因为手术的难度大以及眼底情况的不确定性,导致老人的白内障拖延治疗,变成了黑色的“黑内障”。代云海主任告知患者可以尝试通过手术治疗右眼的白内障,同时也告知了由于其眼部条件复杂给手术带来的风险。患者及家属渴求光明心切,尤其子女的孝心至诚,他们觉得父亲身体还挺好的,不到60岁就过上盲人的生活,心理上很难接受,非常坚定的想进行白内障手术。
术前患者右眼白内障已处于过熟,V级硬核状态
为了满足患者的心愿,白内障科专家团队立即组织了术前疑难病例讨论,最终决定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因白内障核大且硬,没有皮质的保护,术中脱位、囊膜撕裂的风险极大,无玻璃体眼手术中有可能眼球塌陷,娩核也非常困难,代主任最终决定先采用新型劈核器miLOOP完成囊袋内劈核,将黑核劈成两半,再分次将核块娩出,这样避免了较大的手术切口导致眼球塌陷的风险及对角膜内皮的损伤。手术虽然复杂但过程非常顺利,最终患者囊膜完整,人工晶体顺利植入眼内。
术中采用新型劈核器miloop劈核,顺利娩出白内障核块
术后第1周,患者已可以自行步入代主任的诊室,复查结果显示,患者右眼裸眼视力已经达到0.1,较于之前近盲的程度已有了很大的改善。患者非常满意,并激动地表示 “现在我已经可以自己行走吃饭了,感谢医术高超的代主任和青岛眼科医院的医护人员们帮我治好了眼睛,让我能够重新看见世界。”
姚某是幸运的,他们坚定治疗的决心和对医生的信任给了手术医师极大的动力,这也是医患双方的充分互信促进了此次手术的成功。同时代主任再次提醒广大老年患者,白内障手术切莫拖得太晚,“等熟透了再做”是上个世纪陈旧的观念,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并导致其他的眼部并发症,尤其不要等到变成“黑内障”再治疗,这样手术风险极大,希望大家走出白内障治疗的误区,早日获得光明!
术后第1周,角膜透明,人工晶体位置正
患者为代云海主任送上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