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收割忙,小心植物伤
2024-10-17 07:56:00办公室
经历金秋十月的丰收,玉米、花生、苹果等作物纷纷已经入仓,但在农作物收割的过程中一不留神的划伤或者泥土入眼,可能已经埋下真菌感染的隐患。
病例一:
闫阿姨2周前右眼被“棉花枝”扎伤后出现眼红、眼痛,伴视力下降,先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右眼角膜炎”,药物治疗无明显好转。闫阿姨出院后自行使用“党参、牛细、吴梅、半夏”熬制后洗眼2天后,闫阿姨眼部症状并没有任何缓解,症状甚至逐渐加重,遂于我院就诊。
入院后,检查发现闫阿姨右眼视力下降到只能看到手动,角膜中央偏颞侧溃疡,共焦显微镜查见大量菌丝,明确了诊断是“右眼真菌性角膜溃疡”。
入院时角膜中央区偏颞侧角膜溃疡、浸润
于是,我们给闫阿姨右眼点上了抗真菌药伏立康唑滴眼液及那他霉素滴眼液。用药2天后,角膜溃疡表面尚清洁,角膜浸润仍重。为了进一步控制感染,经过闫阿姨和她的家属的同意,我们为闫阿姨施行了右眼角膜清创术,清除病变的角膜。
术后1天,闫阿姨右眼视力恢复到0.8,角膜基质浸润明显减轻。角膜刮片真菌培养,显示为尖端赛多孢阳性,对伏立康唑敏感。闫阿姨术后继续抗真菌治疗,未见复发迹象。
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0.8,角膜基质浸润相比术前明显减轻
闫阿姨的真菌感染在进行一次角膜清创后,比较幸运地控制住了,而许多患者由于不重视植物性角膜外伤,延迟就医,导致感染严重,需要进行角膜移植甚至保不住眼球。
病例二:
杨大哥右眼4天前“异物”不慎入眼,入眼后右眼感磨痛,当天至当地医院行“右眼角膜异物取出术”,2天后感右眼红、磨痛伴视力下降明显,给予加替沙星凝胶、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未见明显好转,行共焦显微镜查见左眼角膜大量菌丝,建议转至我院治疗。
来到我院后,检查发现杨大哥右眼视力下降到只能看清眼前手指,角膜中央混浊、浸润,共焦显微镜查见大量菌丝,诊断为“右眼真菌性炎”。杨大哥真菌感染灶位于角膜深层,抗真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为尽快控制真菌感染,角膜病科程钧主任医师为杨大哥进行了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
患者右眼真菌性角膜炎,基质浸润深
穿透性移植手术进行顺利,术后杨大哥恢复迅速,术后仅1周,患者右眼裸眼视力即达0.5,角膜植片透明,术后继续使用抗真菌巩固治疗,未见真菌复发。
术后1周,患者右眼裸眼视力0.5,角膜植片透明
眼科医生有话说:
真菌性角膜炎是感染性角膜炎中较为棘手的一种,多与植物性外伤有关。早期抗真菌药物治疗可发挥较好的抗感染作用,一旦感染进展,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大多需行手术治疗。一旦发生植物性外伤,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密切随诊观察病情变化,避免延误病情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甚至眼球无法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