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0-6岁儿童眼保健核心知识问答(三)
2022-08-11 14:49:00办公室

误区一
宝宝的眼睛看上去很明亮,肯定没问题
0~6岁儿童中,许多影响视力的眼病从眼睛表面看是正常的,但是实际可能存在致盲性眼病。比如位置比较靠后的先天性白内障、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先天性青光眼和其他先天性眼底病,可能致盲,但眼外观看都没有异常;弱视、高度远视、散光和屈光参差等,眼外观正常,但可能需要治疗。
误区二
小宝宝“对眼儿”没关系,长大就好了
人们常说的“对眼”,医学上叫“内斜视”,婴幼儿的内斜视有真假之分。假性内斜视是由于宝宝鼻骨未发育完全,鼻梁宽且扁平,只是外观看起来像内斜视。这种假“对眼”随着年龄的增长,外观会逐渐改善,“对眼”自然消失。
有的“对眼”是真的内斜视,会影响宝宝的视力发育,还会影响立体视的发育,限制长大后职业的选择,需要尽早治疗。
误区三
孩子视力差就是近视了
引起儿童视力异常的原因很多,近视只是其中一种。6岁内的儿童近视较少,而远视和散光引起的视力异常更常见。另外其他的眼病,如弱视、眼底疾病等也会影响视力。
所以,如果发现孩子视力差,应该做进一步详细检查,确定了影响视力的原因,才能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和用眼指导。
误区四
孩子视力不好不用担心,长大就好了
若检查发现孩子视力异常,家长一定要重视。6岁以前是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孩子存在斜视、远视、近视和散光、先天性白内障和重度上睑下垂等眼部异常,都可以表现为视力差,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视觉发育,从而引起弱视,导致长大后即使戴眼镜视力也不能恢复正常。
误区五
散瞳药对孩子的眼睛有伤害
散瞳药物可以放松调节力,准确检查近视、远视和散光的度数,确定是否需要配镜矫正,所以儿童散瞳验光是非常必要的。
正确使用散瞳药物对眼睛和身体都是无害的。散瞳后短时出现的看近不清、畏光,随着药物的代谢会自然恢复,家长不必担心。
误区六
孩子不要戴眼镜,戴上就摘不下来了
误区七
近视眼镜越戴度数越高
儿童近视后度数往往是每年增加,其实这是由儿童近视本身的病变发展特征决定的。儿童近视有低龄化趋势,一般到18岁左右停止进展,儿童近视发病年龄越小,成年后近视度数越高。
近视进展与年龄及用眼习惯有关,科学配戴眼镜可以减缓近视进展速度。孩子近视了,影响到了学习和生活,就要到医疗机构散瞳验光,准确配镜。
误区八
近视都是用眼不当造成的
近视分为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单纯性近视度数常低于600度,是遗传或用眼习惯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病理性近视度数常超过600度,伴有眼底视网膜病变,主要为遗传因素所致。遗传因素无法改变,父母如果患有近视,应坚持带宝宝定期做眼部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误区九
儿童配镜到眼镜店验下光就行了
儿童配镜前必须进行散瞳验光,6岁以下儿童第一次配镜必须使用1%阿托品散瞳,散瞳验光应当在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
儿童的视力不良除了近视,还有远视、散光,有合并弱视的可能,其他眼病也可能会影响视力。因此,带孩子到专业医疗机构通过眼科医生的检查和专业的医学验光后给出正确的配镜处方,才可以配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