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千篇一律,“像差引导”个性化激光手术更懂你!
2025-10-17 14:13:01视力防控中心
角膜像差引导近视手术
更佳个性化带来更优视觉质量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患者对手术结果的诉求,近年来,除裸眼视力外,诸如眩光、光晕等视觉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患者不仅要“看得清”,还要“看得好”。这些现象都与高阶像差相关。屈光手术在中国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解决了很多患者戴镜的困扰。但因不规则的角膜形态等产生的视觉质量问题,可通过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手术来“对症下药”。
像差引导个性化手术
像差引导个性化手术是根据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眼部条件而设置的手术方案。像差引导手术能够矫正标准手术无法有效改善的高阶像差问题,如初次手术时的角膜不规则散光、矫正视力欠佳伴随眩光、重影等;也能够针对性地解决或改善增效手术中由于各种原因,如外伤、术源性、角膜疾病或角膜移植等产生的视觉质量问题。近几年,针对角膜不规则进行矫正的像差引导个性化手术逐渐成为主流,FS-LASIK半飞秒及SMART全激光像差引导个性化手术正是基于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原理。
人眼存在的像差有低阶像差和高阶像差。低阶像差包括近视、远视、散光;高阶像差包括球差、彗差、三叶草差等。角膜作为人眼屈光系统的重要介质,角膜像差占全眼总像差的80%左右,对人眼的成像质量有重要作用。角膜的像差由角膜自身的形状以及表面存在的不规则性所决定,与全眼的像差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总体的角膜像差是前后表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主要来源是散光。角膜的像差可以通过角膜像差仪测得,也可通过角膜地形图首先获取角膜表面形态的数据,然后应用光线追踪法计算角膜像差,或根据地形图显示的角膜表面与参考球面的差别,获得角膜上每一测量点与参考球面上对应的参考点之间的离焦差,最终计算得到角膜波前像差。
像差引导个性化手术意义
FS-LASIK半飞秒及SMART全激光像差引导个性化手术可以将角膜像差与全眼像差进行比对,从而做出符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手术方案。同时还可以方便医生分析具体哪些高阶像差异常影响了患者的视觉质量,从而选择性矫正;针对一些出现调节下降和老花问题的中年患者,由于球差可以维持一定的景深以协助看远看近,因此在进行个性化手术设计时可以选择性保留球差。医生可以对异常的高阶像差“重点”矫正,同时保留那些正常或有意义的高阶像差,既能解决患者的视觉质量问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宝贵的角膜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