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不是限制!60岁成功解锁角膜屈光手术

2025-06-05 17:00:26视力防控中心

人的眼睛如同精密的相机,角膜作为“镜头”,其形态直接决定成像质量。正常角膜呈完美弧度的正球形,而散光患者的角膜则类似被压扁的橄榄球,呈椭圆球形。这种形态异常致使光线无法精准聚焦在视网膜上,进而引发视物变形、重影、夜间眩光等症状。以往,角膜屈光手术常被认为是年轻人的专利,实际上它还能解决很多非常规问题,打破这一认知局限,高龄群体也能体验技术带来的改变。


青岛眼科医院北部院区

白内障手术后残留400度散光

几年前,陈女士(化名)在其他医院接受了白内障手术,植入了单焦点人工晶体但没有矫正角膜散光手术后残留400度角膜散光。术后叠加原有远视问题,导致裸眼视力仅0.3左右,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面对这一特殊病例,青岛眼科医院北部院区角膜屈光科龙克利主任团队通过全面细致的评估,最终决定采用精雕半飞秒手术方案,联合像差引导技术精准矫正白内障术后残留散光,术后视力显著提升至1.0。角膜屈光手术在老年群体中的成功应用的年龄最大患者,为提升中老年人群生活质量提供了新的临床解决方案。



龙克利主任介绍,这一手术方案主要基于三方面考量:首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老年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日益提升,无论社交、娱乐、活动,都对中距离视力和夜间视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次,该患者自身条件良好,角膜厚度充足,能够承受激光切削,且不存在其他手术禁忌症;最后,精雕半飞秒激光联合像差引导技术,能够严格控制矫正误差,最大限度确保矫正的精准度。得益于这些因素,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术后陈女士对这一效果也表示了非常满意。”


近视激光手术并非年轻人专享




在临床实践中,类似的成功案例并非个例。许多患者在完成白内障手术后,因残留近视、远视或散光,视觉质量难以达到理想状态。目前,散光矫正方案呈现多元化特点:佩戴框架眼镜,但存在镜片厚重、视野变形等弊端;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Toric IOL)虽然效果显著,但对术前计算要求极高,高度依赖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而激光手术可矫正高达 600 度的散光,不过需要进行严格的术前评估。在改善视力的常见治疗方案中,更换晶体和角膜屈光手术是主要选择,相比之下,角膜屈光手术在性价比和结果可预测性方面更具优势。

温馨提示

青岛眼科医院北部院区角膜屈光科主任龙克利医生特别提醒,并非所有老年患者都适合此类联合手术。建议患者前往正规医院,进行全面的术前检查,由专业医疗团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这些特殊病例的成功治疗表明,打破常规的多学科联合治疗方案,往往能为患者带来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也充分彰显了现代眼科技术的无限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