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效果,会随季节 “变脸”?

2025-04-18 15:58:59视力防控中心

当今社会,近视已然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难题,尤其在东亚等地区,近视的高患病率令人担忧。孩子们的近视问题更是让家长们操碎了心,各种防控手段层出不穷,其中角膜塑形镜因其控制近视进展的效果,受到不少家长的青睐。但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的效果是否有季节性差异,此前尚无研究。青岛眼科医院北部院区丁雯芝冷林团队在Ophthalmic & Physiological Optics(IF:2.8)发表了题目为 “Seasonal variation in axial elongation in children with orthokeratology treatment” 的研究成果。

为解开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的效果是否有季节性差异这一谜题。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600名7 - 13岁配戴角膜塑形镜孩子的临床数据。这些孩子在2020 - 2023年期间在青岛眼科医院验配角膜塑形镜。

研究人员依据随访间隔中点所在月份,将数据分为“夏季”和“冬季”两组,中点在6 - 8月的归为夏季,12 - 2月的归为冬季。研究中测量眼轴长度(AL)等指标,通过一系列统计分析方法,探究不同季节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的效果差异。




结果显示:夏季防控效果更佳

研究结果显示,孩子们配戴角膜塑形镜1年后,眼轴平均增长了0.19 ± 0.15mm。但眼轴增长的速度在夏季和冬季明显不同:夏季半年眼轴增长量为0.07 ± 0.09mm,冬季则为0.12 ± 0.09mm,夏季眼轴增长明显少于冬季,两者相差0.05 ± 0.11mm。也就是说,夏季角膜塑形镜控制眼轴增长的效果比冬季更好,这意味着在夏季,近视进展的速度更慢。

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季节性差异在不同年龄和初始眼轴长度的孩子中表现不同。在7 - 12岁的孩子中,夏季眼轴增长都显著少于冬季,但13岁孩子的眼轴增长在季节上没有差异。按照初始眼轴长度分组后,当孩子初始眼轴长度小于26mm时,夏季眼轴增长速度低于冬季;而当初始眼轴长度大于26mm时,季节性差异不明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季节性差异呢?目前认为,增加户外活动和阳光照射时间有助于降低近视发生和发展的风险。在青岛这样四季分明的城市,孩子们暑假较长,夏季白天时间长、光照强度高且温度适宜,他们有更多机会在户外活动,眼睛接受的光照更充足。在明亮的户外光刺激下,视网膜会释放更多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能够调节眼睛的生长,进而更好地控制近视。而冬季白天时间短,天气寒冷,孩子们户外活动受限,接受的光照不足,所以近视进展相对更快。

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眼轴生长速度自然放缓,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的效果也会提升。13 岁孩子眼轴相对稳定,角膜塑形镜对其轴向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强,这可能是 13 岁儿童无季节性差异的原因。对于高近视儿童(初始眼轴长度≥26mm),其周边视网膜近视性离焦可能更高,减缓了眼球生长,使得季节差异不明显。

这项研究首次证实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存在季节性差异,为近视防控提供了新思路。在制定近视防控方案时,可根据季节调整策略。比如冬季可考虑联合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增强控制效果。同时,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明确遗传、用眼习惯等因素对季节性差异的影响,且未收集角膜塑形镜治疗后的等效球镜度数据。

近视防控是一场持久战,家长们要重视孩子的视力健康,多让孩子在夏季进行户外活动。未来,还需更多研究探索如何精准利用这些季节性差异,让近视防控更有效。

北部院区眼视光学与角膜接触镜科



北部院区眼视光学与角膜接触镜科